新華社、天津日報等媒體刊登:天津福臻首創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
發布日期:2020-08-20 來源:天津日報
連日,新華社、天津日報等多家媒體刊登了天津福臻全球領先、國內首臺套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的相關報道。

以下是全文分享 :
51秒!智能裝配一車四門兩蓋
── “天津福臻”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國內首創
走進坐落于天津·智谷的天津福臻工業裝備有限公司,全球領先、國內首臺套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奪人眼球。只見兩臺機器人“分工明確”,流暢完成車身上件、螺栓拾取、安裝擰緊等操作,生產節拍僅51秒/車,且完全替代人工作業,智能自動化率達到100%。看似輕松的背后卻蘊藏著“大智慧”,該系統由機器視覺、柔性定位單元、5G通訊等數十個“創新科技”構成。

“我們將創新作為一以貫之的戰略發展支點。” 天津福臻工業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昊說,“這一項‘國內首創’印證了福臻團隊創新矩陣效應,各板塊業務集聚發力,為企業賦予了智能制造的無限動力。”
機器視覺讓系統“眼觀六路”
系統在沒有人工參與的情況下,機器視覺便是最好的“眼睛”。
2019年,“福臻”引入了天津大學精密測試技術及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歷經20年研究的 “工業在線測量技術”,并首次運用到車身門蓋裝配環節。
“該技術完成了對車身、車門、車門鉸鏈安裝孔的精確定位和對車身門框的精準測量。” 天津福臻工業裝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豪說,“通過對測量結果進行分析,運用斷差和面差匹配技術計算出最佳裝配位置,將車門精準定位及裝配。”
該機器視覺測量范圍大、柔性好、精度高,而且在質量把控上,將每臺白車身的所需裝配數據都反饋到大數據采集系統,通過云平臺分析數據的波動趨勢,為實現工藝過程監控及優化提供數據支撐。讓合格率達到99%以上,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董豪說:“天津大學科研成果的運用讓福臻如魚得水,在深度融合中,目前我們又進軍到了發動機、高鐵、編碼識別等行業,不斷擴大‘福臻的視覺版圖’。”
柔性定位單元讓系統“心靈手巧”
國內大多數汽車制造車間,采用“一款車型一條生產線”的模式,而柔性定位單元能夠通過自身的“變形”兼容多種車型的安裝程序。
早在2010年,“天津福臻”就成立了柔性定位單元的研發團隊,專注于車身柔性制造解決方案的研發。公司每年都會拿出500余萬元投入到技術的研發,用于設備的更新,成員知識的升級,新技術的試錯測試;定期組織團隊成員與上游產業學習交流,實現柔性定位單元與供件的無縫匹配。

如今,該團隊擁有了20余項工程領域類的發明專利,實現了柔性技術的自主可控,并將其植入到每個柔性定位單元的控制器,讓零經驗的用戶也能輕松調整產品自由度、運動范圍和運行速度、控制軸數等數據,“鋼鐵”有了“柔性”,可滿足汽車制造的定制化需求。
經過多年的技術培育,2016年“天津福臻”生產的柔性定位單元被用于國家工信部認定的智能制造綜合標準化與新模式應用項目中,并迅速打開市場,不到三年時間,僅柔性定位單元這一產品的合同額就超過2500萬元。
5G通訊讓系統“血脈暢通”
“國內首臺套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凝聚著大量‘智能細胞’,5G通訊好比鮮活的血液,引領各細胞‘活躍起來’” 天津福臻公司副總經理武小明說。
半自動化的汽車裝配制造生產線普遍存在WIFI、藍牙、4G等網絡傳輸方式各行其道的現象,也就難以形成“勁兒往一處使”的理想狀態。國內首臺套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采用5G通訊方式,賦能機器視覺、柔性定位單元,實現了“51秒”完成一車四門兩蓋的智能裝配。此外,靠5G聯網設備將獲取的設備狀態,包括工單數量、生產節拍、視覺檢測、扭矩扳手等實時數據呈現在天津福臻自主開發的工業大數據平臺上,為客戶提供遠程運維、預測性運維等在線服務。

放眼智能制造全鏈條,作為一家專業提供汽車行業智能制造裝備與系統集成解決方案的第一批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今年6月,“天津福臻“與中國聯通天津市分公司簽署共建“5G+智能裝配聯合實驗室”合作協議,賦能全球首個車身門蓋柔性智能裝配系統。同時聚焦5G技術與裝配生產中已有的研發設計系統、生產控制系統及服務管理系統的融合,全面推動5G垂直行業的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管理服務等生產流程的深刻變革,已取得了實質進展。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22年乘風破浪的“福臻”,不斷融入新理念、新成果、新技術, 2018、2019兩年企業的營業收入均超15億元,如今,國內所有知名品牌的汽車制造生產線以及海外的10余個國家都有了“福臻”印記。未來,天津福臻公司將依托2022年建成的天津智谷·哈工福臻智能產業園這一智慧集聚平臺,持續推進“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檢測”的工業智能化戰略布局,讓更多的工業裝備實現福臻造、中國造。


